前面我们说到图式帮助我们解读世界,甚至界定了自我。接下来,我们谈谈隐藏在认知图式里的陷阱。
4
警惕认知图式里的陷阱
上世纪八十年代,一些心理学实验改变了我们对抑郁症病人的看法。
我们原本认为抑郁症病人陷入自己的情绪里,对现实缺少判断力,看不到生活中的许多部分。
但是实验证明,抑郁症患者对现实判断的准确性是要高于正常人的,这个结果让人大吃一惊。
但即使这样,我们也不能否认亚伦·贝克提出的理论。
他认为人们有时候会形成对于世界的歪曲认知,这样错误的图式导致了情绪上的疾病,例如抑郁、焦虑等。
尽管实验证明抑郁患者对现实的判断更准确,但与常人比较,他们头脑里的图式仍然是歪曲和不正确的。
图片来源:网络
上述实验和后续的研究,倒是证明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假定:正常人类对于世界有着一种美好但是不现实的乐观主义热情(所以过于理性的人总是不开心和不浪漫),而那些抑郁的人群正是丢失了这种热情。
贝克认为,歪曲的认知图式导致我们脑海中总会出现一些自动的想法,这些自动的想法就是我们陷入麻烦情绪的根源。
例如我们见到的下面这个例子:
小诗最近越来越不想到公司上班,她觉得见到同事会产生巨大的压力。这一切的起因是她觉得同事们总在留意她的一切言行举止。
小诗心想:“同事们老是在关注我,一定是想挑我的毛病。”正是有了这个想法,小诗总会对同事的言行做负面解读,并且开始避免和同事相处。渐渐地,小诗已经不太知道如何与人相处,总是担心情况会进一步恶化。
在这例子里,小诗一开始产生的自动想法“同事们老是关注我,一定是想挑我的毛病”,就是一个典型的歪曲认知。
这正是思维图式里深藏的陷阱,我们一不留神就会掉进去而不自知,而且这个洞会越来越深,让我们陷入麻烦情绪里,甚至泛化成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。
图片来源:网络
歪曲的认知图式源自于我们过往的经验,这些成型的自动思维总在控制着我们。
在小诗的例子里,实际上理性思维告诉她,同事看自己一眼,或者有一些动作表情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,但她就会不由自主地去负面解读,从而掉入陷阱里无法脱身。
那么,在生活中,我们存在着哪些的思维陷阱呢?
心理学家们总结了几种常见类型:
“如果我在别人面前说错话,别人一定不会喜欢我”---非黑即白
“ 要不是我约朋友出来,他一定不会遇到车祸,我真该死”--- 归咎于己
“我的作文很一般,老师称赞我是因为要鼓励我而已”---贬低成功经验
“老板总是骂我,完了,他一定是要解雇我了,我该怎么办”---大难临头
“我怎么努力也是这样,算了,何必强求呢”---否定自己
“这人一看就不是好人,我要离他远点” ---妄下判断
“我这么好构思老板也不会欣赏,他脑子一定有问题”---怨天尤人,推卸责任
看到这些思维陷阱后,你是否会去审视自己,看看有没有被它们控制呢?可以肯定的是,我们如果能避开这些陷阱,生活里的阳光一定会更加灿烂。
图片来源:网络
海南省社会心理学会 黄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