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海南省社会心理学会 黄达
前面我们讲述了心理健康的几项标准:力争自我成长、能够客观的看待自己、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、有和他人建立亲睦关系的能力,下面讲述最后两项标准。
5
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
情绪是我们对外在世界的自然反应,也是我们内在认知和感受互动的结果。
情绪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,只是关乎我们的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。
所有的情绪的产生,目的都是为了保护我们,但如果失衡就会造成伤害。
所以,健康的心理就需要对情绪进行适度的控制和表达。
遇到快乐的事情我们微笑,见到悲伤的情景我们落泪,被人关怀感到温暖,被人攻击感到愤怒,这些都属于恰当的情绪表达。
而如果因为小事就暴跳如雷,因为小挫折就绝望无力,那就是失去了控制,打破了平衡,就会陷入到焦虑、烦躁等情绪漩涡中无法自拔。
一旦遇到这种情况,我们最好尽快寻求心理援助,重新找到健康的平衡。
图片来源:网络
6
拥有同理心,对世界充满爱
1914年12月24日,平安夜,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部战场上,出现了一幕奇景。
英军士兵不可思议地看见,对面德军阵地上居然“霓虹闪烁”。原来,德军士兵用蜡烛点燃了数以千计的小圣诞树,用此取暖并庆祝圣诞节的到来。德军士兵大声地唱着圣诞歌曲,歌声回荡在这空旷的战场,给战争幸存者们的心灵带去一丝温暖。
看到这一幕,英军士兵先是沉默,然后开始欢呼喝彩,也同样唱起了圣诞颂歌,德军士兵给与热烈回应。
接下来,人类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幕发生了。
双方数百万士兵走出战壕,上一刻还兵戎相见、不共戴天的敌人,现在如同知心好友一般交谈,相互慰藉,回忆美好的生活,嘲笑愚蠢的战争。第二天,双方互相帮助掩埋尸体,并组织了几场足球赛。
图片来源:网络
是什么让这些士兵超越了忠诚、超越了仇恨、超越了利益关系,再次回到人与人关系的本初?
是什么让士兵们愿意和仇敌述说痛苦、表达同情,缔结短暂的友谊?
在洛克、边沁的哲学里我们找不到答案,
在弗洛伊德早期的精神分析理论里我们找不到答案,
但是在现代心理学里面,我们发现了答案,
那就是——人类的同理心。
同理心是人类的核心品质。
图片来源:网络
两岁的孩童,见到旁边的小儿不开心,就会跑过去安慰,甚至会拿出自己珍之重之的玩具一起分享。
所以,同理心是烙印在人类DNA里面的本能,更是我们每个人和由我们构成的世界走向美好的关键。
在生活中,运用自己的同理心,就能更多的发现爱,就能感受并分享善意,就能健康和快乐。
以上这些内容,就是我总结提炼后,对心理健康标准的阐述。最后要强调的是,心理健康本质上是心理系统自动调节的平衡化机制的正常运转 ,是一个由不平衡——平衡——不平衡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。
心理健康的这些标准,大体上是对于心理健康理想状态(平衡)的描述,我们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,并不能时刻做到标准阐述的理想状态。
但是,通过调节我们最终还是会回到平衡的,所以,我们大可不必对照着标准忧心忡忡。
毕竟,即能体验痛苦又能享受幸福,才是一个健康的人,一个完整的人。
图片来源:网络